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譯作】一點小改變,簡單醫百病:影響全世界的量子養生法


作者:凱西.佛斯頓
原文作者:Kathy Freston
譯者:許妍飛
責編:高煜婷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26日

【凱西・佛斯頓專訪】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凱西.佛斯頓(Kathy Freston)在這本《一點小改變,簡單醫百病》指出,只要利用「冥想、觀想、休閒、飲食、運動、自我成長、靈修、服務」8大健康支柱,內外兼顧、身心和諧,就能創造真正的健康。她知道沒有人可以永遠做出完美的選擇,所以提出「量子健康」的概念──不必刻意做重大改變,只要從細小處著手實踐健康生活,這邊做一點,那邊推一點,就會活得更滿足、更積極、更有活力──促使我們脫胎換骨的都是漸進的小變化,你可以先從能力可及的方法和目標開始,例如:

寫日記──最能傾聽思緒、釐清思考過程的工具,訣竅是一定要誠實記錄發自內心的話。
花5分鐘闔眼冥想──研究顯示,進行冥想的人比較不會憂鬱或焦慮。
1週1到2次重量訓練──有助於讓生理時鐘年輕12歲。
偶爾1次排毒斷食──不只種保健,有時還能治癒疾病。
打造心靈小祭壇,擺一些讓你感到生命更圓滿的東西──幫你記得自己真正在乎的事物和努力方向。
每週至少1天蔬食餐,多選有機的吃──用心栽種的食物,對自身或環境永遠都是較好的選擇。
不要輕忽自己的需求──心靈飽滿、樂於照顧自己的人做事較有效率,也比較好相處。
祈禱──這能讓你在無助時提醒自己並不孤單,你身邊其實有股慈悲的力量會回應你。
想像力自療──想像自己健康的畫面,可以幫助能量以正確的方式流過心靈與身體。
每天花10鐘想想喜愛的人事物──增強在你身體內外流動的正面能量力場。
為他人付出──服務可以幫你忘掉恐懼。
1、2分鐘體會你正在做的事的樂趣──快樂是你天生的權利,若你在做的事能幫你戒掉某種壞習慣或成癮行為時更需如此,這樣才能幫你把持得住不再回頭。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譯作】在家也能蒙特梭利


作者:提姆.沙丁
原文作者:Tim Seldin
譯者:許妍飛
責編:洪韻涵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05日

提姆談蒙特梭利對孩子的啟發

什麼是蒙特梭利教學法?

百年前,一位年輕的義大利女性發明了一套以鼓勵與尊重為基礎的全新教學方法。

瑪莉亞‧蒙特梭利在一八七○年生於義大利,這個國家當時對女性的態度格外保守。蒙特梭利克服重重難關,成為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師。她隨後到羅馬大學醫學院教書,並在義診時接觸到許多家境清寒的小朋友。在看診過程中,她發現每位孩子都有驚人的潛在能力,只要大人在孩子的生命初期給予正確的刺激,便能激發這些潛能。

蒙特梭利急於證明她的論點,所以從一九○七年起接管一所給工人階級小孩就讀的托兒所,這些幼兒均未達就學年齡,無法上學。在羅馬環境最惡劣的貧民窟中,這間托兒所成為她的第一所「兒童之家(Casa dei Bambini)」。這兒的情況糟得嚇人,許多孩子剛來時都爭強好鬥、缺乏耐性,而且不守規矩。蒙特梭利先教導年紀較長的孩子協助日常生活的事務。令她驚訝的是,這群三、四歲的小朋友樂於學習實用的生活技能。

過沒多久,孩子開始自己打理學校,幫忙煮飯與打菜,將環境整理得一塵不染。他們的言行舉止也從蠻橫的街頭小霸王變成彬彬有禮的模範生。

屬於孩子的世界。

蒙特梭利察覺,小孩處於成人的世界裡常有挫折感,所以她準備小水壺和小碗,找到適合小手使用的刀子,請木匠打造兒童尺寸的輕巧桌椅,讓他們能自己搬動,不用大人幫忙。孩子喜歡坐在地上,於是她給每位學生一張小地毯,將地毯界定為個人工作區,他們很快就知道在走路時要繞過地毯,避免打擾別人工作。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並與孩童互動後,蒙特梭利推斷,孩子會經歷幾個發展階段(請見16到19頁),每一階段都有獨特的性向、興趣和思考方式。她發現孩子在各個階段都有一套思考邏輯,偏好某些活動,行為表現也有特定傾向。

她設計一個所有物品都妥善歸位的場所,觀察孩子對安靜、有秩序的環境的反應。她看著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動作,注意到他們被東西絆倒或失手掉東西時,心情會因平靜狀態被打亂而感到不悅。她讓孩子有機會培養獨立感,她也發現,多教導與鼓勵孩子凡事自己動手做,能增加他們的自愛與自信。

獲得國際迴響。

第一所兒童之家一舉成名,轟動全球。身為享譽國際的科學家,蒙特梭利深獲信賴,吸引各界關注,包括國家領袖、科學家、勞工領袖、工廠老闆、教師和母親。她結束行醫生涯,全心將蒙特梭利學校推廣至全世界。直到一九五二年過世前,她從未停止研究,孜孜不倦的宣揚所有孩子的權利和潛能。

蒙特梭利的研究成果至今延續不絕。她這套系統式的教法可以在絕大多數的情境複製、進行。有些人深受蒙氏學生表現的穩重與責任感所吸引,欣賞他們熱愛學習的精神。有些人則讚許蒙特梭利帶給孩子自由、自主和獨立。

延伸閱讀
這一期雜誌有提姆・沙丁的越洋專訪